1972-1979
1980-1985
1986-1990
1991-2000
2001-2011
2012-2017
2018-现在
戴晓莲艺术年表
1972-1979
琴之初:浸淫
一次机缘,让戴晓莲和叔外公张子谦开始了人生的古琴之旅,在缺乏古琴学习氛围的年代里,
她的学习纯粹,干净,是古琴的缸里泡大的学习方法
1977年
习琴数年后,逐渐开始跟随张子谦先生参加琴友雅集、以琴会友等琴事活动
约1977年14岁的戴晓莲琴友雅集上弹琴
参加雅集的老一辈琴人历史留影
参加雅集的中年一代琴人历史留影
参加雅集的青少年一代琴人的历史留影
1979年
跟随张子谦先生接待了改革开放后香港第一位访华琴友刘楚华交流琴艺
左起:刘楚华,张子谦、戴晓莲
1972年
九岁开始随外叔公张子谦学习古琴(图)初学《仙翁操》,第二首《平沙落雁》,在最初的二到三年中,张先生完全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不采用减字谱,记忆音乐
戴晓莲受九叔公张子谦先生传授
结识重要琴家和爱琴者:樊伯炎、姚丙炎、沈仲章、吴振平、孙裕德、卫仲乐、陈重、吴景略、吴文光、王耀珠、胡维礼、蔡龙云、姚公白、吴兆基、许光毅、王吉如、程午加、陈长林、徐晓英、凌律、沈德皓、龚一、吴自英、成公亮、李禹贤、丁承运、林友仁、许国华、冯舜钦等
未来
1980-1985
琴之始:雏凤
经过了八年的浸淫式古琴学习后,戴晓莲开始登台亮相,
名师的指点,加上自身的天赋,颇有雏凤之声
1981年
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张子谦先生担任外聘专业老师
大学时代的戴晓莲与叔公张子谦先生
1983年
龚一担任外聘专业教师直至毕业
“全国第二次古琴打谱经验交流会”,演奏张
子谦打谱的《秋鸿》、姚丙炎打谱的《乌夜啼》、
凌律打谱的《阳春》以及新作《春风》
政协礼堂演出结束后合影
戴晓莲前右3
戴晓莲在打谱会上演奏
1985年
扬州“全国第三届古琴打谱经验交流会”, 独奏
《乌夜啼》《樵歌》
戴晓莲担任今虞琴社理事
22岁举办了首场古琴独奏毕业音乐会,发表论文《广陵派古琴家张子谦古琴艺术初探》
首演了许国华作品,古琴与钢琴“黄桥风云”
演出后,戴晓莲左1,胡登跳左2,
许国华右2
1982年
参演今虞琴社赴上海交通大学礼堂“古琴进校园”的普及教育音乐会
大学二年级,姚丙炎先生担任外聘专业教师,林友仁协助教学
姚丙炎先生(中)在病床上给戴晓莲(右)上课,林友仁(左)
1984年
跟随张子谦先生赴江苏扬州参加“广陵琴社复社”活动,独奏《龙翔操》《梅园吟》
跟随张子谦先生及上海琴友接待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赵如兰教授,并为其现场演奏《大胡笳》
录像者赵如兰教授,弹琴者陈雷激,张子谦(左1)戴晓莲(左2)沈德皓(左3)许光毅(左4)
第十一届上海之春古琴专场音乐会,独奏《神人畅》《醉渔唱晚》《梅园吟》 ![]()
在演出后台,左起:戴晓莲、张子谦、龚一、陈雷激
未来
1986-1990
琴之中:凝练
古琴不主流的年代,在上海音乐学院做图书馆资料管理员的戴晓莲,
多了些个人的自由,可以静心琢磨自己的古琴演奏
1987年
为中央电视台电视教学录像片录制“中国古代音乐简史”古琴演奏。协助陈应时教授研制的律琴做教学示范演奏,该律准器获得国家乐器发明奖
随“上海音乐家民乐小组”赴澳大利亚
文化交流音乐会演出
许国华作品“金秋雅乐”音乐会,演奏
《黄桥吟》、《中山吟》
1986年
参加“张子谦先生艺术生涯75周年、今虞琴社50周年”演出和布展工作
张子谦先生神采奕奕
戴晓莲参加音乐会独奏
樊伯炎先生演唱《精忠词》
戴晓莲古琴伴奏
图片展
赴北京参加吴景略古琴艺术生涯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
节目单
吴景略先生讲话
戴晓莲为樊伯炎先生伴奏
上海东方音乐学会成立,戴晓莲用陈应时教授研发的律琴演奏《流水》
1988年
出版唱片《广陵琴韵》CD,老中青三代张子谦、成公亮、戴晓莲合集 ![]()
5月张先生离沪赴津,最后一次会面。张先生于二年后仙逝
接待日本琴人坂田进一的雅集活动
9月首次作为兼课教师,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古琴必修课和留学生的教学工作
1990年
“成都第一届中国国际古琴交流会”及音乐会,演奏《欵乃》
戴晓莲在演奏
与会人员 左起:谢俊仁、刘楚华、戴晓莲、曾成伟
未来
1991-2001
琴之游:飞扬
张子谦先生的仙逝,让戴晓莲非常伤感,但是先生的鼓励,让戴晓莲走得更远,
练万遍曲,行万里路,戴晓莲的古琴演奏和研究,都开始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
1991年
1月5日张子谦先生在天津逝世,赴津奔丧,灵前抚琴送别。
受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CHIME)的资助
和邀请,赴荷兰莱顿,开展为期9个月的考察、
研究、教学、演出等活动
戴晓莲与Frank 在Leiden 大学的workshop
戴晓莲到达荷兰第一个星期,左起:高文厚Frank Kouwenhoven、戴晓莲、施聂姐Antoinet Schimmelpenninck
戴晓莲参加荷兰莱顿大学的古琴讲座
在荷兰的海岸线
研究莱顿大学汉学院收藏的著名汉学家高罗佩藏古琴谱,并访问了其遗孀水世芳女士
左起: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长吴荣子、高罗佩夫人水世芳、戴晓莲、黄白
阿姆斯特丹民俗博物馆、乌特勒的拉萨剧院、
瑞士日内瓦等地举办多场个人古琴独奏音乐会
法国Ethnic出版戴晓莲第一张
海外古琴独奏专辑CD唱片
1995年
赴台湾参加“台北艺术季”古琴专场演出
在台湾拜访琴筝泰斗、张子谦老朋友梁在平先生(中)
在台湾音乐会演奏
受台湾琴友张清治教授(右3)邀请在家雅集,戴晓莲(左1)
“成都第二届中国国际古琴交流会”及音乐会演出
赴荷兰鹿特丹参加第三届“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年会
戴晓莲在会议上发言(左)
施聂姐翻译(右)
施聂姐翻译和解释(左)
戴晓莲(中)与与会学者谭慧珊(左1)、李伟
荷兰的民族工业产品—木鞋
1997年
赴荷兰莱顿参加“第四届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年会”
戴晓莲(左2)与来自美国John Thompson(右3)、英国Julian(左1)、德国、中国陈钰(右1)的古琴演奏者合影
戴晓莲CHIME会议上在演奏
1999年
发表《琴曲〈梅花三弄〉研究 》论文
1994年
北京“中国古琴名琴名曲国际鉴赏会”以及音乐会演出
1998年
赴德国参加海德堡大学汉学院主办第四届“中国音乐的丝绸之路—欧洲中国音乐基金会”年会,与海德堡交响乐团合作,首演《古琴与马勒》双古琴与交响乐队 ![]()
戴晓莲与德国海德堡乐团指挥家在排练中
成公亮与戴晓莲在荷兰莱顿Frank 和 Antoinet 家聚会
戴晓莲在德国海德堡的古堡
赴比利时布鲁塞尔、根特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 ![]()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乌支特勒举办古琴独奏音乐会 ![]()
未来
2001-2011
琴之德:传承
古琴时代到来,戴晓莲正式进入上音民乐系担任古琴老师,
古琴不仅是她的自我修行,更作为文化传承之中介物,出现在她的生命旅程之中
2001年
正式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担任古琴专职教师
“比利时国家乐器博物馆”东方艺术展,
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在比利时乐器博物馆音乐会后
“全国第四次古琴打谱暨国际琴学研讨会”,
现场演奏个人打谱的《修禊吟》和《杏坛》
2003年
上音开设全院研究生选修课“古琴音乐专题研究”
2005年
出版古琴教学VCD《学好古琴》
《古琴经典名曲讲解与示范》
在巴黎首演了法国作曲家Marie-Helene Bernard
的现代作品“路尘”
赴荷兰参加“阿姆斯特丹中国艺术节”,首演了
叶国辉创作室内乐新作品“玉树后庭花”
音乐会后
与其他艺术家合影
2007年
首届全国古琴大赛,学生张譞获得金奖,陆笑姿获得少年组铜奖,吴文宜获得儿童组银奖,宓嵩杰获得青年组铜奖
戴晓莲与学生 左起:戴晓莲、吴文宜、陆笑姿、张譞、宓嵩杰
策划主办“全国音乐院校古琴专业教学研讨会”及两场音乐会“渔樵问答——古琴重奏独奏作品”
和“幽兰——古琴名家展演”
出版“渔樵问答”音乐会CD、DVD
东方讲坛主讲“将琴代语诉衷肠—诗词琴歌音乐赏析”
2009年
策划主办“纪念古琴大师张子谦诞辰110周年”
系列项目
赴巴黎与Aleph Ensemble现代室内乐团合作,
演奏《一秒钟就是一个世界》
节目单
音乐会结束后,作曲家上台祝贺
第二届全国古琴大赛,学生吴文宜获得了儿童组金奖
2011年
策划主办《丝竹更相和》古琴重奏系列项目
“广陵散——戴晓莲古琴独奏音乐会”,
天津音乐厅
与著名舞蹈家金星合作,首次尝试古琴与现代舞的跨界演出,参加现代音乐节闭幕式“肢体与音乐”
古琴独奏唱片《思君集》出版
2002年
赴荷兰参加“马友友丝绸之路国际音乐节”之“中国传统音乐”音乐会 ![]()
艺术节的海报 1、2
与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先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会
马友友先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会
在荷兰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CHIME”门前
在香港文化促进会举办古琴讲座和独奏音乐会 ![]()
赴英国参加谢菲尔德大学举办的“第八届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年会”
2004年
赴巴黎参加索邦大学举办“第九届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年会”之“东亚音乐的传承与即兴演奏”
音乐会前的宣讲,
皮卡尔翻译
音乐会演奏
研讨会后的旅行
2008年
受邀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武汉国际新音
乐节,首演法籍华裔女作曲家徐仪的现代作
品《国风》;第二年赴法国里昂与
Grame Concert现代音乐中心
合作再次演奏“国风”
戴晓莲与Grame团队赴武汉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厅
法国里昂
未来
2012-2017
琴之声:焕新
除了传统的古琴演奏之外,戴晓莲一直努力尝试发扬古琴音乐性的各种可能。无论在域外,
还是国内,始终在实践古琴与别的乐器合作,和作曲家们一起,让古琴演奏从古代的承续焕发出新颖脱俗的艺术风貌
2015年
赴瑞士日内瓦参加第19届“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年会,发言《古琴打谱前景思考》
戴晓莲带领学生Simon、陆笑姿与Frank 在瑞士日内瓦
与英国学者Sarah
2012年
被授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古琴艺术传承人”
出版唱片《涟漪》古琴独奏专辑CD
参加荷兰莱顿“CHIME磬-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年会,追思基金会创始人施聂姐于4月因病离世,享年50岁
参加中国琴会“名家音乐会”,深圳音乐厅、国家博物馆、天津大剧院
2014年
编辑出版《古琴考级曲集》教材
上海古琴研究会公益演出“古琴进大学之四”上海复旦大学
赴意大利威尼斯,参加第18届“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年会及音乐会
戴晓莲在意大利
戴晓莲(左2)与评弹演唱家高博文、陆锦华(左4、5),扬州评剧演员等
意大利米兰
策划主办“当代古琴音乐周”项目
2016年
第33届上海之春展演“春天的律动--民族乐器协奏曲音乐会”,首演《东方寺庙》古琴协奏曲
国家图书馆、恭王府“良辰美景—非遗展演”音乐会演奏《长清》
中国第一届“敦煌杯”古琴大赛,学生陆笑姿获得成人专业组金奖(第一名),吴文宜获得成人专业组银奖,茹奕获得成人专业组铜奖,高珊、桂智伟获得专业组优秀奖,戴晓莲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
参加名家音乐会,戴晓莲(右3)
戴晓莲与获奖学生 从左起:Simon、茹奕、吴文宜、陆笑姿、林心妍
戴晓莲(左1)与吴文光先生相遇在南昌(左2)
赴德国汉堡参加“中国时代”艺术节文化交流音乐会
参与中央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两校交流音乐会“琴乐今释-古琴创作作品师生音乐会”
《戴晓莲教学演奏琴谱》出版 ![]()
参加国家图书馆、恭王府
“良辰美景—非遗展演”音乐会 ![]()
未来
2018-至今
琴之魂:正音
大音不希,正音乃发。戴晓莲策划的“静听琴说”,用古琴讲述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精义,
以新形式丰富传统,传统里融入新突破,人们对古琴呆板、狭隘的认知被更新,古琴作为一件
古老的乐器被赋予了当代性,古琴走进一个更深远、更广阔的世界
2019年
赴巴黎举办“静听琴说-古琴讲述中国故事”
音乐会,吉美博物馆
“静听琴说-古琴讲述中国故事”二日连演,
上海大剧院
北京恭王府“让古琴醒过来”音乐会,独奏“梅花三弄”
“静听琴说-古琴讲述中国故事”,
扬州青麦剧场
赴新加坡举办“静听琴说-古琴讲述中国故事”
音乐会,华乐节
主办策划“纪念古琴大家张子谦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上海琴史资料展、
纪念音乐会、纪念研讨会等
出版唱片《静听琴说-古琴讲述中国故事》
杭州浙江音乐厅“龙音雅集音乐会”,演奏《梅花 三弄》《洞庭秋思》
上海琴会纪念张子谦先生“海上雅乐-龙翔雁落
忆梅花”音乐会,演奏“楚歌”
戴晓莲(左1)、张赫(中)姑侄二人在纪念长辈张子谦先生的音乐会上
中央音乐学院王府音乐厅“名家音乐会”,独奏“欵乃”
北京大学讲座《“静听琴说-古琴讲述中国故事”的策划以及背后的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讲座《上海古琴历史与张子谦先生》
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