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更相和
借用中国音乐史上的“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意为古琴与其他乐器亦相和,新生音韵。
“丝竹更相和”项目由戴晓莲组织策划,为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获得了公牛集团赞助。此项目以现代小型室内乐重奏形式为概念出发点,委约了四位活跃于国内外的当代作曲家,王建民、Marie-Helene Bernard(法国)、温德青(瑞士)、徐仪(法国),为古琴量身定做重奏形式的现代原创作品。上海音乐学院师生于2011年12月18日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举行了四首原创作品的首演音乐会。

“丝竹”即中国乐器的传统组合,以国乐器和西乐器的现代重奏形式,喻“相和”之意。“丝竹更相和”音乐会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量、集中新作作为一台古琴音乐会的举动,即整场演奏曲目皆为现代重奏作品,打破了古琴音乐会以传统古曲为主的先例。除四首原创作品外,作曲家陆培(美国)、朱晓谷、于洋、姜莹将传统古曲进行了重新改编,以重奏的形式重新演绎。在古琴与其它乐器的交融与碰撞间,打造多元视角下的当代古琴。



点击查看详情